牛棚藝術村封閉惹不滿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culture/whyw/1490692.html
時間:2010-11-01 06:42:14.0 來源:大公報
圖:牛棚藝術村日前舉行討論會,有不少藝術家及長者出席\本報攝
【本報訊】記者俞凱穎報導:牛棚藝術村上週六舉行「牛棚搵鬼去‧土炮哈囉喂」萬聖節晚會。該節目由「牛棚社區網絡關注組」及「十三街社區關 注組」合辦,目的是希望引起公眾關注牛棚出入管制問題,因去年開始產業署委託轄下管理公司,要求凡進入牛棚者要登記身份證,並禁止在村內拍照。此舉令牛棚 藝術家租戶及鄰近居民十分不便,認為窒礙公共藝術發展空間。他們希望取消上述政策,讓公眾可在牛棚藝術村自由出入。
討論會提三訴求
「牛棚搵鬼去‧土炮哈囉喂」節目分兩部分,下午先展開「牛棚藝術村與社區討論會」,邀請公眾與牛棚租戶藝術家談論牛棚去向,出席者主要為年 輕人及十三街街坊,大會原先擬邀請產業署署長郭家強、發展局及藝術發展局官員到場交流意見,但最終不見蹤影。會上代表人員提出三個訴求:一、要求立即開放 牛棚藝術村;二、加強牛棚藝術村與社區聯繫;三、監察牛棚未來發展,引入社區討論。當晚舉行了「解放牛棚綜合晚會」,由十三街居民群起「舞牛」打開序幕, 公眾可入內玩尋寶有獎遊戲,居民更自制茶葉蛋及大菜糕送給參觀人士品嚐,充滿社區溫情。
十三街社區關注組代表楊志勤表示,牛棚藝術村成立以來,一向對外開放,自由出入,但自○九年五月開始,牛棚突然封閉,看守門口的管理員要求 入場人士拿出身份證明文件登記,並稱只有在牛棚藝術家租戶帶領下,方能入內參觀。有遊客專程來到牛棚,也不得其門而入。就此問題,同年六月,他們曾向九龍 城區議會反映及去信產業署詢問,署方回覆牛棚乃政府產業有權作適當管理。
楊志勤說,平日區內長者及兒童習慣到牛棚散步及欣賞藝術展覽,與藝術家交流,不明白何以被禁止進入?眾街坊感到不滿,他們認為藝術村的作用是要開放 讓人知道參與;加上牛棚與十三街僅一條馬路之隔,除了牛棚,附近再沒有其他娛樂休憩場所,要去便要去頗為遙遠的土瓜灣運動場。所以街坊希望「活化」牛棚, 打造成與社區相連的藝術空間,保持開放讓公眾參觀。
楊志勤說:「藝術家做作品給自己看嗎?街坊也沒有破壞牛棚公物,何以管理員將我們當作洪水勐獸般諸多阻撓,我們只是想吸收文化藝術知識。」 他又指出,牛棚封閉政策令長者無處可去,只好長期屈居家中,他們參與討論會,支持牛棚保持對外開放,並希望場內能加設長_讓人坐下休息。
香港老年痴呆症協會現正於牛棚藝術村舉行畫展,策展人鄺妙儀表示,牛棚位於土瓜灣,交通不算方便,一心前來欣賞展覽人士知道入場要查身份證,都覺得有點不快,管制政策無疑影響參觀人流。
以安全為由限出入
牛棚社區網絡關注組成員馮卓穎表示,牛棚一年前突然變得封閉,租戶不斷寄信及致電聯絡民政事務局,雙方開會商議過後,局方表示因防火系統及 照明設備等未符合公眾娛樂場所發牌要求,以保障人身安全為理由而未能全面開放。馮卓穎表示,大多數長者只是當牛棚為公園散步晨運,政府部門用公眾娛樂場所 條例「解畫」未能服眾,且管理公司的規管造成很多不便。她舉例:過往有租戶藝術家在場內拍照或帶學生入內寫生,管理員上前截停查問干擾;又每逢有大型雕塑 展覽在牛棚舉行,管理公司「如臨大敵」加強人手巡邏,相比藝術館,牛棚保安還要嚴密。
牛棚藝術村前身為「馬頭角牲畜檢疫站」,是本港碩果僅存的戰前屠房,建於一九○八年。檢疫站在二○○一年進行修葺工程,並改名為牛棚藝術 村,供本地藝術家租用。據悉,目前牛棚共有十九個租戶,這批租戶早年原在油街落腳,後因地產商要發展該處地段,十年前他們被調往牛棚,現以每三個月續租形 式,租用牛棚單位作工作室,當中五個藝團,包括錄影太奇、1a Space、前進進實驗劇團、進念劇團及藝術公社,皆由藝術發展局資助安排遷往牛棚。後來有租戶搬走,至今牛棚仍有三個空置單位,但一直沒有公開招租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