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November 10, 2010

牛棚十三街擬連線發展 舊樓租予藝術家居住展覽




牛棚十三街擬連線發展 舊樓租予藝術家居住展覽
(明報)5月3日 星期日 05:05

【明報專訊】隨啟德發展起步,四周的舊區有望大翻新。發展局已委託中大研究如何活化土瓜灣及九龍城區,其中牛棚藝術村將成焦點。據了解,當局有意擴大藝術 村範圍,與鄰近的「十三街」一併發展,包括把舊樓租予藝術家居住或展覽,另闢文物徑連結區內歷史建築,把土瓜灣打造成藝術文化文物區。
牛棚歷史建築擬升至二級
前身為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的牛棚藝術村有逾百年歷史,發展局擬把其歷史建築評級由三級升至二級。根據發展局文件,牛棚對面將建啟德多用途體育館及都會公園, 土瓜灣居民可經海濱長廊到啟德新發展區,而擬建的沙中線及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於上月中召開會議,商討如何活化土瓜灣及九龍城舊區。據了解,發展局有 意從產業署接收牛棚藝術村的管理權,並希望擴大藝術村發展。
當局已委託中文大學就九龍城和土瓜灣的歷史及社區展開研究,探討把牛棚與對面的「十三街」一併發展的可行性,包括把藝術村的範圍擴至村後、與藝術村面積相 約的舊屋區,而十三街舊樓部分單位則可租予藝術家。「藝術家日後可在十三街居住,方便到藝術村創作,甚至整層都是藝術家住所,可讓他們互相交流。」消息人 士說。
「要所有業主斥資維修很困難」
他又指出,十三街的天台全是僭建物,日後居民透過「樓宇更新大行動」(下稱「大行動」)獲資助復修後,可用作藝術展覽,但十三街維修關注組成員楊志勤擔 心,本月起接受申請的「大行動」難以加快區內維修步伐,「十三街83幢樓宇中有六成已收到修葺令,但只有4至5幢已自資復修,因為即使有資助,要所有業主 願意斥資維修仍很困難」。
他又指,雖有22幢樓宇已設有法團,但「大行動」以電腦抽籤決定入圍樓宇,「靠『大行動』,維修步伐會很慢,最少7、8年才完成」。
楊志勤贊成把天台留予藝術家作展覽用途,但他指修葺令要求居民清拆「天台屋」,「居民如何拆走別人的家?要靠政府才做到」。他又稱,十三街居民一向喜歡到 牛棚參觀展覽,與村內藝術家談天,「但牛棚管理員一見你就問﹕『你找誰?』,嚇得居民不敢進去」,他希望擴建的牛棚能開放空地予村民作社區活動,令居民可 多認識藝術和享受「坐下談天」的空間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